四大寺志 桑耶寺志 塔尔寺志 庐山秀峰寺志
发布时间:2019-01-01 点击数:1834
四大寺志
书名。清代西藏僧人浦布久日垂巴阿旺强巴撰。雍正九年(1744)成书。主要记述前藏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后藏扎什伦布寺等四大黄教寺院的建造过程及其宗教意义。前藏上、下密院亦有记载。四大寺及上、下密院是黄教兴盛的标志和宗喀巴传法布道的成果。前三寺建于宗喀巴在世时,直接得其赞助;扎什伦布寺与上、下密院亦为宗喀巴弟子及再传弟子所建。本书对他们的建寺活动及诸寺所藏文物,均有较生动的描述。
桑耶寺志
书名。一般认为此书即《拔协》一书之别称。旧译《桑耶大王柱记》,以自桑耶寺殿内大柱下掘出而得名。参见“拔协”。
塔尔寺志
书名。清末塔尔寺四大活佛之一色多罗桑崔臣嘉措(1845—1908)撰。记载宗喀巴早年生平及与塔尔寺关系、塔尔寺建筑演变史、蒙古王族与塔尔寺关系、塔尔寺文物、达赖与班禅途经塔尔寺情况、塔尔寺四大活佛系统传承及生平事迹。对塔尔寺周围历史地理的阐述也甚精辟。1982年青海有排印本问世。
庐山秀峰寺志
八卷。释超渊撰。释超渊,清朝人。庐山秀峰寺,即开元寺。南唐中主景,年少好文,游心物外,欲肄业于庐山。拓野夫献地,筑为书堂。景酬其以万金。景即位,将该书堂扩建为寺。因北有国之祥,赐名开元。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皇帝南巡至此,易其名为庐山秀峰寺。寺居庐山之胜。有双剑、香炉诸高峰,青玉峡,漱玉亭诸瀑布。故此书虽标为寺志,亦不啻为山志也。《庐山秀峰寺志》康熙刻本,共八卷。卷首为发凡、词翰姓氏、庐山秀峰寺形胜图、秀峰寺殿堂楼阁图、御书般若心经、御书秀峰寺、恭纪诗、修造诸碑记。正文分为八门。一形胜。二古迹(附石刻)。三梵刹。四主席附规约并塔。五艺文。六至七为法产。八逸事附杂记。兹篇广搜博采,叙述详实。然于体例,稍有欠佳。其置所著归云草于卷前,似失妥当。
书名。清代西藏僧人浦布久日垂巴阿旺强巴撰。雍正九年(1744)成书。主要记述前藏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后藏扎什伦布寺等四大黄教寺院的建造过程及其宗教意义。前藏上、下密院亦有记载。四大寺及上、下密院是黄教兴盛的标志和宗喀巴传法布道的成果。前三寺建于宗喀巴在世时,直接得其赞助;扎什伦布寺与上、下密院亦为宗喀巴弟子及再传弟子所建。本书对他们的建寺活动及诸寺所藏文物,均有较生动的描述。
桑耶寺志
书名。一般认为此书即《拔协》一书之别称。旧译《桑耶大王柱记》,以自桑耶寺殿内大柱下掘出而得名。参见“拔协”。
塔尔寺志
书名。清末塔尔寺四大活佛之一色多罗桑崔臣嘉措(1845—1908)撰。记载宗喀巴早年生平及与塔尔寺关系、塔尔寺建筑演变史、蒙古王族与塔尔寺关系、塔尔寺文物、达赖与班禅途经塔尔寺情况、塔尔寺四大活佛系统传承及生平事迹。对塔尔寺周围历史地理的阐述也甚精辟。1982年青海有排印本问世。
庐山秀峰寺志
八卷。释超渊撰。释超渊,清朝人。庐山秀峰寺,即开元寺。南唐中主景,年少好文,游心物外,欲肄业于庐山。拓野夫献地,筑为书堂。景酬其以万金。景即位,将该书堂扩建为寺。因北有国之祥,赐名开元。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皇帝南巡至此,易其名为庐山秀峰寺。寺居庐山之胜。有双剑、香炉诸高峰,青玉峡,漱玉亭诸瀑布。故此书虽标为寺志,亦不啻为山志也。《庐山秀峰寺志》康熙刻本,共八卷。卷首为发凡、词翰姓氏、庐山秀峰寺形胜图、秀峰寺殿堂楼阁图、御书般若心经、御书秀峰寺、恭纪诗、修造诸碑记。正文分为八门。一形胜。二古迹(附石刻)。三梵刹。四主席附规约并塔。五艺文。六至七为法产。八逸事附杂记。兹篇广搜博采,叙述详实。然于体例,稍有欠佳。其置所著归云草于卷前,似失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