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留言板
收藏本站
首页
县志下载
文物图集
宗教资料
县志资讯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下载须知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85920253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分类
北京
天津
河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浙江
山西
安徽
内蒙古
湖南
河南
山东
江西
上海
江苏
广西
陕西
广东
湖北
福建
甘肃
台湾
云南
海南
港澳
四川
青海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文物图集
宗教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志下载
经略复国要编PDF下载
价格:
¥10.00 元
格式:PDF 电子版
购买咨询:
县志介绍
《经略复国要编》十四卷,附二卷,明宋应昌编撰。
应昌,字思文,别号桐岗。其先会稽郡人,后徙仁和。生嘉靖十五年丙申十月,嘉靖四十四乙丑第二甲进士,卒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二月,年七十一。未为经略前,官至大理寺卿,事迹详黄汝亨所撰行状《寓林集》卷十七。
万历二十年五月,日本寇朝鲜,陷王京,朝鲜王李昖(音岩)奔义州求救。
七月,副总兵祖承训率师与倭战于平壤,败绩,中朝震动!
八月,以应昌为兵部右侍郞,经略备倭军务。
二十一年小二月,应昌还朝,改顾养谦经略。
是编即纪其在经略任内及事后疏奏、文移、檄牍、函札,旁及各部题奏、朝鲜谢咨排次载之。题曰《复国要编》者,以殚力(竭尽全力)弥年(整年)朝鲜已失土地,举尺寸还之故主(卷十二,与李临淮侯书)。所谓复累朝恭,顺之属国也(卷七,叙恢复平壤、开城战功疏)。
首列神宗敕谕及华夷沿港图序、沿海四镇、朝鲜图及图说,图与图说,即二十二年三月进呈底稿(卷十三,恭进海图倭物疏)。序则述任事之终始与绘图为说之本末也。
次附朝鲜乞援疏及部垣台谏条议疏略,略可考见朝鲜危急及廷臣论议之状。
次正文十四卷,所载疏奏移檄等题目,下附记月日。
卷一至卷七,自二十年九月讫(音砌,完了,终结)二十一年三月,每卷一月。
卷八至卷十二,自二十一年四月至闰十一月。除卷十为一月外,余皆二月。
卷十三,自十二月至二十二年三月。
卷十四,自四月至十月,则辞职,交代及当辞职前与辞职后奏疏也。
末附兵部、礼部等章疏及日使小西飞禀帖(日使名藤原如安,为小西行长侍。史冒小西氏为飞弹守。此云小西飞弹守,”弹“或作”马单“)。
礼部最后一本,议秀吉封爵奉旨,平秀吉准封日本国王。据谈迁《国榷》及《明史》,乃万历二十三年正月事。
《国榷》又载二月辛亥,封平秀吉为日本国王诏。而是编无之,则其成书之时,犹未及见是诏,盖亦在是年春矣!
丰臣秀吉以不世出之枭雄,起人奴而主大国,犹未厌其所望。万历十八年(日本后阳成帝天正十八年),已平定全国,因朝鲜使者赠书于朝鲜王言,”将一超直入大明国,易吾朝风俗于四百余州,施帝都政化于亿万斯年!“(朝鲜人安邦后,隐奉野史别传壬辰录)
翌年,命九鬼嘉隆造大舰船千艘,颁朝鲜地图,分八军以向八道。以加藤清正、小西行长将第一、第二军,迭(轮流)为先锋。别置水军,水、陆凡十五万人。
时朝鲜承平久,兵不习战,李昖又湎(音免,沉迷)酒弛备,猝岛夷发难,望风皆溃。自二十年五月出兵,至七月,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江(《明史-朝鲜传》)。明以朝鲜为国藩篱,在所必争,以应昌为巡抚山东时,已谓倭奴情形已著春泛,可虞有先见,明因命为经略。
此后应昌之谋议、中倭之争战及当时内外情形,皆可于是编考知,且多足补中日史乘所未备。如应昌进兵之时日,《明纪》、《明史纪事本末》及《明史》等都无可考行状,及钱世桢《征东实记》亦载焉不详。据是编,则应昌以九月二十六日受敕,首途一面布置各地防务,一面调将檄兵,搜集刍(音雏,喂牛马的草)粮、军火、器械。十月,终至山海关。十一月,进驻辽阳,以倭奴畏寒,欲于十一月中旬发兵,而大将李如松尚羁宁厦,屡失事机。
不得已,于十二月初三先发吴惟忠,初四又发钱世桢,主问所,领兵渡江。
初八,如松至军,大兵遂于十六日东进,二十五日誓师渡江,二十九日至朝鲜。二十一年新正初四,至安定馆。六日,抵平壤矣!
正月初八,平壤之捷,《明史》及倭史多归功如松。观此编三、四、五诸卷,则战前之预备、临战之方略,皆出于应昌之计,虑当时石星(兵部尚书)计无所出,欲倚沈惟敬以成和议,不悦。应昌之主战,廷臣亦多尚客气,而事掣肘,各处应调之兵,半以老弱充数,总计不足四万。而如松意义甚盛,尤须隐忍下之,又恐倭人乘虚入犯山东沿海,其处境之困难至矣!
二十七日,碧蹄馆之战,如松以轻敌至败。
观二十一日与如松书,言”前者平壤倭奴虽众,犹属一枝,攻之宜急。今各路者总归王京,其势大合,且去爱州道路千里,其为当慎,视前尤甚!必须俟我刍粮、军火、器械并集充裕,然后进剿,方策万全!"
又二十五日与如松书,二十七日檄如松(皆见卷五),二月初三檄如松及与如松书(时如松败读未至),皆劝如松缓进。初三与石星书言“李提督每每嗔人说倭盛,止见彼易与为敌”(皆见卷六),则如松之败,固在应昌意料中矣!
日史称此战大破明军,斩首一万,追北至临津,挤明兵于江,江水为之不流(日本外史,卷十六)。吏科给事中杨廷兰一本亦言“碧蹄一战,士马物故者过半”,虽可证是编阵亡官兵二百六十四员名,阵伤官兵四十九员名(叙恢得平壤、开城战功疏)之伪,然观卷五,二十五日报石星书言“我兵过朝鲜者仅三万六千余,伤、毙平壤者又近千余”。卷七,办杨给事论疏言“所调兵为事完之日,一一臣当发还,原册可稽,见在兵马可验”,后虽加入刘铤川兵五千,至撤兵时,除撤回李如松等所领兵外,应昌犹议留二万。则此役伤亡之数要,亦不能过大矣!
又如行长欲和日使言,出惟敬弥缝,且言行长以封王为王于明,观是编附载兵部等衙门与藤原如安问答及如安禀帖,将本国一应人员姓名开报,则行长主持和议,及为秀吉乞封,实有决心。盖行长与清正不睦,意秀吉必以受封为荣,而己得藉此固宠,故与惟敬勾结。至后日,秀吉裂冠毁冕,则非行长所及料矣!惟王京之退,实以当时日兵大疫,粮食不给,三奉行与行长等怀归之故。釜山之撤,则弹正小弼强谏秀吉与肥后内乱使然。
应昌以前者为许和之效,后者为防守之绩,与当日情事不符!又德川家康辈智勇谋虑远非行长等所及,而应昌惟知有行长、清正。
卷十一,初八报石星等书言“日本旧主不侫,原未有闻”,似不知日本除关白外尚有国王,则其于日事固亦未甚了了耳!
应昌为经略时,年已五十七,万历二十一年召还后,翌年三月归隐孤山,绝口不谈东事。本书卷十四,十月二十一日辞免恩荫疏言“在稽留峰下冷泉亭侧,率妻子而躬耕南亩,抱弱孙而徜徉北牖(音友,窗户)”,参以行状及妻顾淑人墓志(《寓林》卷十),应昌晚年生活历历可考。《国榷》二十二年九月后,于应昌即无记载。二十五年之役,朝廷论议,亦无人提及应昌,应昌是时已若物外人矣!
应昌死后,朝廷无恤典,顾淑人墓志称“守一为母乞铭”,在应昌殁后十七年。时应昌犹未葬,盖守一念其父功,终必不泯,故留以有待,然应昌之功,终不得白。今《寓林集》无应昌碑传志铭,《明史》亦无应昌传。《国榷》于退职公卿卒,时例书卒年,及事略于应昌亦失载。惟杭城孩儿巷西有经略华夷石坊,传系表应昌之里者,今其迹尚在耳!
其书,则万历末王在晋之《海防纂要》曾录其华夷沿海图序(《海防纂要》卷三,作华夷沿海经略序)及奏疏数篇(见卷四,皆节录),题曰“平倭复国编”,不著卷数。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史部别史类著录曰“宋应昌《朝鲜复国经略要编》六卷”,盖误册数为卷数,明志杂史类因之省去“要编”二字,皆与今名微异。
乾隆时,列为禁书,见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盖书名“复国”,为满人所讳言,其内容实与建夷无关也),四库馆臣遂亦未敢著录。
惟于论侫,继国《两浙兵制》,时力斥应昌之罪与此书之失!曰此书(《两浙兵制》)中倭警始末,载朝鲜国王奏二十一年九月、十月、十一月倭贼仍于庆州机张县、蔚山郡丽阳县、梁山郡等处肆意攻掠,而经略宋应昌为倭奏请封贡。乃即在此数月内,则倭之请贡非实可知。又载充龙港船商,许豫侦知倭贼,初败于平壤,即食尽矢穷,思逃无路,乃以封贡议和,是堕其计。又称倭贼素诈,议和后新造大艘十余只,将欲为乱,恐和非实,与李昖所奏情事相符,乃应昌力主和议,反斥李昖妄奏。是二十四年日本之叛,应昌罪无可辞!此书(《两浙兵制》)实可以曲证史事,而应昌所著《经略复国要编》于李昖之奏、许豫之侦、辽东巡按之讦(音结,揭发隐私)概不录入,则自张其功而匿其短也!此书(《两浙兵制》)又可以勘(校正)其谬矣(《四库》总目子部兵家类存目)!
按应昌自始主战,与封事始终不涉行状,辨之甚悉。以是编考之,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报三相公(王锡爵、赵志皋、张位本)、石本兵(石星)、许兵科书曾言:“惟敬之谋,断不可从”(卷五)。碧蹄败,犹议增兵益饷进取王京,徒以如松称病、将士思归、石星一意和议,始附众论,然犹力持撤兵必在三事遵行之后。及倭退釜山,严令诸将追击。至送还王子、陪臣,倭移西生浦,尚竭力归画留兵防守。
其八月二十九日,讲明封贡疏,申明始末,讲贡之说,并陈计处倭情之机(卷十)。亦惟以封贡为一时权宜之策。
九月中,檄宋大斌、檄刘黄裳、檄分守道等皆计划留守,事报王锡爵、石星书,则论防兵之不可少。其谕示朝鲜王臣设险守国,攘外安内之政,尤言之再三(皆见卷十一)。
十月二十九日报石星书言许仪后既有密书云“关白名虽求贡,其实欲明年窥犯中国,欲各海隅急行提防”等语,胡不可信“今日姑与封号,不过为一时羁縻之计,中国沿海之防何可一日玩弛”云云,较许豫之侦,言之尤为透彻,倭之请贡非实,应昌固已知之。提要所云奏请封贡、力主和议、斥李昖妄奏,皆非事实。
十二月初八慎留撤酌经榷一疏,以留守为经、封贡为榷,言:“朝鲜为蓟、辽、保、东喫紧屏翰,全罗、庆尚系朝鲜一国喫紧门户,今日御倭之计,惟守朝鲜为至要。守朝鲜之全罗、庆尚,则尤要也!今之留兵,必不可撤于余倭未去之时、朝鲜未备之初。遽(急、速)尔撤之,万一倭众渝盟,乘虚入犯朝鲜一国,决难居守!待彼复据中国,难免无事,则四镇沿海征调兵饷,恐不止一万六千已也(卷十三)!”
翌日,即上疏乞赐罢免,恭报交代。自后顾养谦一意主和,力主撤兵。卒有二十五年之役,是日本之叛!正坐不用应昌之说,而曰“罪无可辞”,撰提要者,固未尝细读是书也(至不录许豫之侦、辽东巡按之讦等,盖应昌之书体例使然)!
应昌东征时,袁黄、刘黄裳二赞画参与密务,后袁黄以条陈征倭之不利,与应昌分歧,刘黄裳则始终其事。《千顷堂书目》载“刘黄裳东征杂记”,惜今未见其书。
《千顷堂书目》又有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五卷(第四卷纪倭犯朝鲜事),毛瑞征《万历三大征考》五卷(三、四两卷言关白事),萧应宫《朝鲜征倭纪略》一卷,沈思贤《经略复国情节》二卷,王士琦《封贡纪略》一卷,及杨伯珂《东征客问》、熊尚文《倭功始末》与不知撰人之《东事纪实》、《东封始末》、《关白据倭始末》等。书中惟《两朝平攘录》---四库杂史类存目著录,北平图书馆尚有其书。《三大征考》,日本亦有传本。余皆存亡莫卜。
是书诸家亦罕见著录,惟本馆与北海图书馆藏有万历刊本。壬癸之际,日本驻宁领事馆托人来馆传录。今特付影印,并附录黄汝亨所撰行状与顾淑人墓志铭于后,以广其传云。
客服 QQ: 1224567231(微信同号)
交易流程: 联系客服 → 沟通确认 → 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 邮箱或QQ发货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县志或资料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查找、代下载,中国县志大全网7×24小时竭诚为您服务!
扫一扫加客服QQ
扫一扫加客服微信
上一个: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中三边一·二)PDF下载
下一个:
新编陕西省志第二轮(9册)PDF下载
在线客服
QQ交谈
联系方式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