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志大辞典:[唐]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 元和郡县志 括地志
发布时间:2018-09-19 点击数:2045
[唐]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
唐贾耽撰。八世纪中叶,河西陇右为吐蕃控制,唐朝廷无其图记。贾耽感于此,乃绘陇右山南图献上,备载陇右山南九州的城池、军镇、山川要隘等,因诸事图中不可备书,又择里数人额,山水之首尾源流,各州、军等撰为别录六卷;因图中绘有“四渎之宗”黄河, “群羌之帅”西戎,研寻史籍,罄所闻知,将其内容收纳为四卷,别录十卷。其内容形式是较典范的图经。
元和郡县志
唐地理总志,李吉甫撰。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成书,原名《元和郡县图志》,北宋时图佚改名。凡四十卷,现存三十四卷。该书按贞观十三年(639年)规划的十道为纲,以当时四十七节镇为标准,分镇记载所辖府、州、县及户数、沿革、山川、道里、贡赋等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全国性总志,对后世影响较大, 《太平寰宇记》龚此体例。
括地志
唐地理著作。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唐初魏王李泰主编,著作郎萧德言等人编撰。全志费时五年,成于贞观十六年(642年)。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纂的特点,为后来《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志》开了先河。它以“贞观十三年大簿”的记载为基础,将全国划为十道、三百五十八州、四十一个都督府、共一千六百五十一县。全书以此为纲、全面叙述了政区的建置沿革、并兼记山岳形胜、河流沟渠、风俗物产、往古遗迹、以及人物故实等。全书南宋时已佚、清嘉庆二年(1797年)孙星衍辑《括地志》遗文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