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人物:王葆心 胡思敬 温廷敬 秦光玉
发布时间:2018-10-10 点击数:1550
王葆心
湖北罗田县人。字季芗,别字晦堂,晚年居青坨院,号青坨老人。清季,肄业两湖书院。曾任罗田、郢中、潜江、汉阳等地书院院长及学堂教习。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癸卯科乡试举人。后被荐调入京,任礼部图书馆总纂、学部主事等职。民国时期,历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湖南官书局总纂、北京图书馆总纂、湖北国学馆馆长、武汉大学教授、湖北通志馆筹备主任、湖北通志总纂。抗日战争时期,避寇回乡,被聘为罗田县志馆馆长。王氏毕生辛勤治学,博极群书,晚年于方志一门,致力尤勤。其著作共有一百多种。已刊的有《古文辞通义》、《历朝经学变迁史》、《方志学发微》、《虞初支志》、《重修湖北通志条议》、《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续汉口丛谈》等二十多种;未刊的有《无完志略》、《增订修志通则》、《采访志书条例》等近百种。在学术上的成就,向为人们所重视。早年以“经古冠黄州八属”的成绩考中秀才,张之洞称他的文章“深稳生动”并教再从“豁达博大”处下功夫。著名学者黄侃、柳贻征、陈垣、黎锦熙等常与研析文史。日本汉学家北村泽吉所著《儒学通义》,将《历朝经学变迁史》作为重要资料引用。王葆心一生操行正直,为发展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罗田县人民政府重修茔墓时,董必武同志亲笔题“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二语,表于墓门,以志悼念。
胡思敬
字漱唐,号瘦篁,晚号退庐居士。今江西宜丰县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于乡,次年联捷成进士,入翰林,散馆补吏部主事,迁辽沈道监察御史,广东道监察御史。至宣统三年( 1911 ),知国事不可复为,愤然桂冠南下,家居不仕。清精刻善本凡十数年,积书盈屋。辞官后尽行载归南昌,特筑向影楼(“退庐图书馆”),藏书其中。思敬亦好著书,且颇为宏富,所著《退庐全书》凡十二种,六十九卷,中有《新昌县志》《盐乘》十六卷。乘用志,表,略,传四体,详内容,重实用,体例也有所创新。
温廷敬
字丹铭,号止斋,晚年自称坚白老人,广东大埔人。他先后与丘逢甲等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堂,曾任汕头《岭东日报》、《公言日报》主笔、吉林省调查局编辑科长等职。著作甚丰,共达七十多种。一生曾三次参加修志运动,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八年(1928—1939 ),以总纂职完成了《大埔县志》三十九卷;民国十九年至二十四年(1930—1935)间,以总纂职,主持广东通志馆工作;1946年,又为《潮州新志》顾问,并负责“潮州人物志”编写工作。他的志书著作还有:《广东通志列传》(自周至唐部分)四卷、《广东通志金石略补正》、《广东宋元人物传》五卷、《广东明人物传》、《明季潮州忠逸传》、《广东清人物传》、《潮州艺文志》、《大埔金石志》等。
秦光玉
字璞安,别号罗藏山人,云南呈贡县人。毕业于经正书院,曾赴日本留学兼考察。曾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云南省图书博物馆馆长、辑刻云南丛书处总经理和云南通志馆编纂等职。参与修民国《新纂云南通志》,自编《续云南备征志》三十卷, 《滇南名宦传》十卷,撰《呈贡县志材料》二卷。把毕生精力献给云南省的教育和地方志事业。
湖北罗田县人。字季芗,别字晦堂,晚年居青坨院,号青坨老人。清季,肄业两湖书院。曾任罗田、郢中、潜江、汉阳等地书院院长及学堂教习。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癸卯科乡试举人。后被荐调入京,任礼部图书馆总纂、学部主事等职。民国时期,历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湖南官书局总纂、北京图书馆总纂、湖北国学馆馆长、武汉大学教授、湖北通志馆筹备主任、湖北通志总纂。抗日战争时期,避寇回乡,被聘为罗田县志馆馆长。王氏毕生辛勤治学,博极群书,晚年于方志一门,致力尤勤。其著作共有一百多种。已刊的有《古文辞通义》、《历朝经学变迁史》、《方志学发微》、《虞初支志》、《重修湖北通志条议》、《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续汉口丛谈》等二十多种;未刊的有《无完志略》、《增订修志通则》、《采访志书条例》等近百种。在学术上的成就,向为人们所重视。早年以“经古冠黄州八属”的成绩考中秀才,张之洞称他的文章“深稳生动”并教再从“豁达博大”处下功夫。著名学者黄侃、柳贻征、陈垣、黎锦熙等常与研析文史。日本汉学家北村泽吉所著《儒学通义》,将《历朝经学变迁史》作为重要资料引用。王葆心一生操行正直,为发展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罗田县人民政府重修茔墓时,董必武同志亲笔题“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二语,表于墓门,以志悼念。
胡思敬
字漱唐,号瘦篁,晚号退庐居士。今江西宜丰县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于乡,次年联捷成进士,入翰林,散馆补吏部主事,迁辽沈道监察御史,广东道监察御史。至宣统三年( 1911 ),知国事不可复为,愤然桂冠南下,家居不仕。清精刻善本凡十数年,积书盈屋。辞官后尽行载归南昌,特筑向影楼(“退庐图书馆”),藏书其中。思敬亦好著书,且颇为宏富,所著《退庐全书》凡十二种,六十九卷,中有《新昌县志》《盐乘》十六卷。乘用志,表,略,传四体,详内容,重实用,体例也有所创新。
温廷敬
字丹铭,号止斋,晚年自称坚白老人,广东大埔人。他先后与丘逢甲等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堂,曾任汕头《岭东日报》、《公言日报》主笔、吉林省调查局编辑科长等职。著作甚丰,共达七十多种。一生曾三次参加修志运动,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八年(1928—1939 ),以总纂职完成了《大埔县志》三十九卷;民国十九年至二十四年(1930—1935)间,以总纂职,主持广东通志馆工作;1946年,又为《潮州新志》顾问,并负责“潮州人物志”编写工作。他的志书著作还有:《广东通志列传》(自周至唐部分)四卷、《广东通志金石略补正》、《广东宋元人物传》五卷、《广东明人物传》、《明季潮州忠逸传》、《广东清人物传》、《潮州艺文志》、《大埔金石志》等。
秦光玉
字璞安,别号罗藏山人,云南呈贡县人。毕业于经正书院,曾赴日本留学兼考察。曾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云南省图书博物馆馆长、辑刻云南丛书处总经理和云南通志馆编纂等职。参与修民国《新纂云南通志》,自编《续云南备征志》三十卷, 《滇南名宦传》十卷,撰《呈贡县志材料》二卷。把毕生精力献给云南省的教育和地方志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