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志资讯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博野县古志二种校注(康熙15年版 乾隆32年版)PDF电子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1 点击数:4052
博野古志校注序

博野地方志书之始修不知其何年也。博野古志之名始见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杨士奇所纂《文渊阁书目》,其卷之十九暑字号第一厨书目旧志篇存“《博野县图志》二册”之目,卷二十往字号第一厨书目新志篇存“《博野县志》”之目,故知明正统间尚存旧志《博野县图志》,而《博野县志》为新修之志。惜乎二志久佚,今人不得睹其貌矣。

明嘉靖五年(1526年),嘉靖十二年(1533年)贡生、宜兴县县丞孙昂修《博野县志》成,其或有所本乎?其志亦佚,惟存目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内阁藏书目》。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明天启辛酉科举人、浙江温处兵巡道陈曰尧续《博野县志》未成。

今存博野古志惟康熙十五年(1676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种。康熙之志《凡例》云“嘉靖五年,邑人孙昂始作县志,崇祯十六年乡先生陈曰尧续修未成。今据旧志载记、故老传闻,聘集邑人刘声、王应运、吕人龙、郑瑛、陈桂同事纂修……旧志所已有者,则仍旧而续其未备”,乃知孙昂之志悉入新志矣。二志载入陈曰尧《博野县赋》《赋得一至二十字古体》,乃知陈曰尧未成之稿已入二志矣。故孙、陈志书之佚不为憾也。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迄清之亡,博野未有修志之举,主政者之失欤?百里乏才欤?

考乾隆县志之修也,其意起于雍正癸卯科进士、甲辰殿试二甲二十九名、吏部侍郎尹会一。其子嘉铨所撰《博野县志·跋》(乾隆三十二年)云“每念先公陈情里居,欲修县志,发凡起例,业有定规”,而其功在县令吴鏊。吴鏊本安徽全椒大儒吴敬梓之幼子,惟其家学渊深乃有修志之举也。是志之修,东章尹氏尽出家藏,会一之子嘉铨、启铨及孙绍淳与其事焉。

2010年,予参修《博野县志》(1993-2010),得睹清代古志。以刻本艰涩,遂有点读校注之意。乃以通行之简体字核订全文,于疑难错漏处加校注,今始成稿。呜呼!载籍存而文脉传,博野古志之校注,殆绪其意乎?

2021年1月29日博陵郑文林序。

校注说明

地方志是反映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百科全书。苏洪宽说:县志之用,一作政治设施之镜助,一助文化之革新,一引起邑人爱护乡土之念,一备国史之要删。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博野县古代县志现存两部,即清康熙十五年年《博野县志》和清乾隆三十一年《博野县志》,因其历史局限性,清代《博野县志》所记载的内容不可避免含有封建社会的糟粕,但是大部分内容对现在而言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可资借鉴,发挥其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

为使读者阅读方便,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做了如下工作:   

一、编排了新目录,以方便阅读和查寻资料。 

二、乾隆三十一年《博野县志》编写、印刷精良,是清代直隶各属县古志中的优秀之作。校注采用逐页夹注、释疑的方法,按照影印、简体原文、注释的次序排列。康熙十五年《博野县志》为孤本,博野县档案馆无存本,民间存其复印本,字迹模糊,阅读困难,采用按卷次、篇目逐章逐节夹注、释疑的方法,注释放在简体原文所属章节目之后。

三、根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整理原文时采用简化字,加标点,校正错字,补充遗漏文字,并适当地划分段落,将原著竖排行文,改为横排行文。保留部分原著中罕见的繁体字和异体字以保持原貌,主要涉及人名,如“孟鑑”。乾隆三十一年《博野县志》博野现存底本中遗漏的文字,参考国家图书馆藏本和上海市历史文化图书馆藏本补充,并用黑体标示。无法辨认的文字用□代替。部分现代字库中没有的字,采用图片的形式插入原文。

四、对文中的难认字、多音字等标注汉语拼音,对费解的字、词、句做较明白的解释,对其有悖史实的内容,通过释疑还其历史真实。引证文字标明书名篇目。

五、注释方式:原文用宋体字,原著中的注解用楷体字,并用[]标出。疑难部分在原文处用带圈阿拉伯数字上标标志,对应带圈阿拉伯数字分条注释,文字为楷体,为与原文区别,加“注”字。文字注音在原文中用()标出。

六、主要参考书目有:《弘治保定郡治》、新编《博野县志》、《畿辅通志》、《大清一统志》、《清史稿》、《辞海》、《康熙字典》、《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以及二十四史等有关书籍。

作者简介:

郑文林,男,中学高级教师,地方文化学者,《博野县志》编辑,长期从事古籍校注、儒学研究(侧重颜李学派)。著有《博野吃》《博野县历代碑刻辑释》《实学大师颜元》(合著)、《博野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合著)。联系邮箱1034888411@qq.com。

本书经郑文林先生允许,免费分享,以飨读者!索书联系 QQ:1034888411

 

中国县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