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志资讯>县志新闻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民国桐城志略的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20-07-23 点击数:3320
方志,记地方之历史、掌故、人事纵横而成书。方志,《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郑玄注:“说四方所识久远之事以告王。”方志起源,有不同的争议,一是方志起源于史,像《周礼》中所提到的外史掌“四方之志”;二是方志脱胎于地理学,是由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和《山海经》演变而成的。《山海经》是总志,也是记述古代志怪的书。

今就以《桐城志略》简要论之,以窥其门径。民国之时,桐城的地方志已然消失百年之久,但为了考察一方之风土,由当时的安徽地方长官规定了格式,再由文人徐国治编撰。一部方志包含地方的经济、礼俗、地理等诸多内容,其中有不少比较珍贵的史料。

桐城,春秋时为桐国,秦时为舒县属于九江郡,唐时始改名为桐城,清初属江南省,康熙年间,将其分为安徽和江苏两省,桐城属于安徽省安庆府,民国初属安庆道。桐城位于长江北岸,安徽省中部。《桐城志略》首论形势,山脉皆发源于潜山、天柱山。关于水道的论述则更详细,何处有水门,何处被淤塞,尽有条陈。

次论城郭,明代万历年间,知县陈于阶和同邑绅南京户部侍郎盛汝谦筹银改土城为砖城,可知一些明代士绅并不像开国之初沈万三那样冒失,自愿以商贾之身份捐钱给明朝建筑都城,而是曾任官职,致仕后,再以乡绅之名资助建城。修筑桐城的银子花费了二万一千两百两,这些银子是来自湖课地租、巡按捐赎金、巡抚御史资助的银子等,盛汝谦负责监督协助。

崇祯年间, 流寇四起,相继有两任桐城知县杨尔铭、张利民加筑城墙并建炮台,使得流寇不敢进攻。从这一史料的细节,可以看出崇祯朝中,并非所有的官员在国难之时都袖手旁观,并无实策,有些臣子还是有作为的。《桐城志略》还记载了乾隆年间,此地的城墙被雨水冲塌两段,时任官府筑栏马墙于城外,以护内城,很多逃难的人方能躲在这里。

《桐城志略》还细论了民国之时,桐城的联户保甲制度,能窥见地方治理方面采用的具体方法及其效果。至于气候的记载,却是始于民国。关于桐城人口的记述也比较详细,崇祯初年是一万零四百一十七户,五万多人口。清初,因为灾荒战乱,只余下五千多人口,可到了道光年间,竟增至二十七万四千余户,虽经太平天国及捻乱,至民国二十四年冬,还余有十四万六千余户,一共九十四万余人口,识字人数竟达四十五万四千余。

桐城流风遗烈,崇尚气节,有一定的文化根坻,清代已形成了桐城文派。近代学者也提出桐城诗派也是存在的。但是,《桐城志略》中对这方面却鲜有提及,只大略记述其教育机构设置的内容。而且,《桐城志略》对民国政府在桐城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颇有些夸饰之处。

《桐城志略》还记载了当时桐城的政府的组织架构及人员编制、供给来源、数量等,还有水上保甲制度,以及一些社团组织的建立过程,这对于研究民国历史还是有一定的助益。

读古籍、旧方志,才能了解一些深埋在历史尘埃里的细节。古籍馆现已收录近八万种古籍,尽可让读者领略问学之趣,得到真知。

本文由本站特约编辑王丹老师撰写

 

中国县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