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1224567231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县志新闻>安平县县志介绍

安平县县志介绍

发布时间:2018-06-13 点击数:1555

安平县隶属河北省衡水市,地理坐标为东径115°19′至115°40′,北纬38°14′至38°21′。东接饶阳、西邻深泽、南交深州、北连安国与博野。安平县人民政府驻地安平镇,南距衡水市70公里,西南距省会石家庄91.2公里,北距北京、天津约250公里。土地面积505平方公里。辖安平镇、南王庄镇、马店镇、黄城乡、两洼乡、子文乡、大何庄乡、程油子乡共3镇5乡,230个行政村。2001年总人口32万,主要为汉族,另有回、壮、满、土家、俄罗斯、蒙古、达翰尔、瑶族等17个少数民族近400人。


历 史 沿 革


春秋时,境域属鲜虞国。


战国时,县境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


秦时属巨鹿郡。


西汉始置安平县,并于县治西南25里处角邱置谷邱县,均属涿郡。


新莽时,安平称广望亭。


东汉初,复安平县原名,并废谷邱县。建初四年(79年)隶乐成国。延熹元年(158年),安平初属安平国,后隶博陵郡,郡治安平城。统安平、安国、南深泽、饶阳四县。


三国魏时,安平仍属博陵郡。


晋时,于安平置博陵国。统安平、饶阳、安国、南深泽四县。


北魏、北齐、北周时,安平皆属博陵郡。郡治仍在安平县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设州。安平改属定州,十六年(596年)更属深州。大业二年(606年)还隶定州。三年(607年)废州置郡,定州改为博陵郡。大业九年(613年)改博陵郡为高阳郡,安平仍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安平改属深州,州治初为安平,寻徙饶阳。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深州,安平还属定州。先天二年(713年)复属深州。


北宋、金时,安平属深州。


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废深州,安平改隶南平州,并为州治,领饶阳。太宗七年(1235年),南平州废,安平复隶深州。中统二年(1261年)改隶真定路晋州。


明时,安平县属真定府晋州。


清初,县仍隶晋州。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改属深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制,县属直隶省范阳道,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安平仍属之。民国17年(1928年)7月,直隶省改河北省,直领安平县。民国26年(1937年),县划归河北省第十督察区。民国27年(1938年),安平县抗日政府建立,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同年9月属冀中区二专区。民国29年(1940年)秋,属冀中区八专区。民国33年(1944年)6月,改属冀中七专区。民国35年(1946年)7月,又改属冀中区九专区。民国37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安平属华北行政区冀中区九专区。民国38年(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县划归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4月24日,定县专区撤消,安平县划归石家庄专区。1958年11月5日,安平并入深县,1961年4月底复设安平县(含原饶阳辖区),仍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1月,饶阳从安平析出,县恢复原建制。同年6月17日,安平改属衡水专区。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仍属之。


安平县历史悠久,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衡水市建置最早的县。安平县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在安平建立,全国农村第一个党支部在安平台城村建立;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冀中区党委、冀中行署、冀中区支部均在此创建;合作化时期,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的初级合作社典型就出自安平县南王庄。


经 济 概 况


改革开放以来,安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总揽全局,大力实施开放兴县、特色兴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连续几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工作实绩突出县。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财政收入完成128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47元。


安平县经济基础雄厚。现拥有不同类型工业企业近6000家,县乡企业集团9家。丝网产业是安平县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其生产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遍及全县230个行政村,从业人员8万多人,拥有各种拔丝织网机械3万套,年织网能力1.8亿平方米,年拔丝能力60万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另外,化工、建材、鬃尾、机械配件、烟花等行业也具有一定规模,构成了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安平县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面向京津市场,大搞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瘦肉型猪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现拥有国内最大的现代化规模养猪场——京安猪场,建成了京隆、京武、宗庄等16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30个千头以上猪场,80个重点养猪村。全县年出栏瘦肉型猪60万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安平县的丝网产业和生猪产业均被列入河北省十五条龙型经济。


基础设施 安平县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投资3亿多元加强城镇建设,拓宽、美化县城18条街道,县城面积达12.8平方公里;安平县交通便利,东距京九铁路10公里,北距京深高速公路40公里,南距石黄高速公路10公里,保衡、正饶两条省级公路贯穿县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邮电通讯设施先进,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51000门,电话普及率为9.3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近万人;电力供应充裕,建有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各1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2001年,趸电3.9亿千瓦时,售电3.6亿千瓦时,趸售电量及增幅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二星级迎宾馆、准三星级网都大厦、大型购物超市、便捷的货物转运站等基础设施齐全。


城 市 建 设


近年来,根据《安平县县城总体规划》,以县城的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突破口,以“建设新工程,整治主干道、美化全县城”为重点,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大力进行了城市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日益优化,城市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0年围绕“奋战三年,把县城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省级文明卫生城”的总目标和“城市建设管理年”这一中心,重点实施了“3136”工程,即全面整治为民街、中心路、西环路三条主要街道,建设一个中心文化广场,实施排水渠清淤、红旗街贯通、环境卫生整治三项工程;建设六个专业市场,即服装鞋帽市场、粮油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建材市场、蔬菜水果小商品批零市场、农机经销市场。全年共计完成拆迁面积5597.56平米,新铺道路20600平米,整修便道7180平米,疏通下水道9160米,道路喷油罩面89800平米,排水渠清淤3740米,全社会完成城建投资5600万元。


2001年,在“3136”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了“3336”工程,即以绿化 、美化、亮化为重点,全面提升为民街、中心路、西环路三条主要街道的品位,以硬化、净化、整齐化为重点,综合整新盈街、红旗街、网都街三条主干道,以完善功能,拓展街道为重点,完成县城排水工程、东马路北段延伸工程、陵园街东西两段延伸工程三项重点工程,继续完善规范建设建材市场、粮油批发市场、农机经销市场、谋划筹建丝网工业园区。全年共修补路面3760平方米,整修便道88000平方米,喷油罩面119800平方米,路面硬化23800平米,增加绿地3100平方米,全社会城建投资6200万元。


2002年,在完善“3336”工程的基础上,又实施了“3210”工程。即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重点,完成三项新工程。以绿化、美化、净化县城环境,建设优美、洁净、文明的现代化小城市为重点,完成县城卫生综合整治及单位庭院绿化两项工程,以抓好县城配套设施建设,塑造安平形象为重点,完成十项市政重点工程。一年来,对县城为民街、中心路、红旗街等主干道的树木、花卉进行补植,新种植黄杨、女贞、法桐、青桐等树种2.3万株,特别是对中心路中段的样板街的种植模式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种植。通过绿化建设,全县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1平方米,绿地率达2.4%。同时,下大力狠抓了县城的亮化工程。投资93万元对中心路、为民街、西环路等街道的路灯全部进行了维修、更换,并新添置了过街彩虹桥、霓虹灯、绕杆彩灯以及各种大型景观灯,对临街各单位进行了统一规划,合理安装了色彩艳丽、新颖别致的闪烁霓虹灯、射灯、建筑轮廓灯等种种灯饰,为县城的夜景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安平县城已初步构成了一个现代化小城市框架。城区内楼房林立,各街道布局合理,干净整洁,一点一景均展示着安平的新形象。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0.92万平方米,城区有八街十路,道路长度82公里,道路面积101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5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6.8公顷,绿化覆盖率为16.3%。


自然资源


主要有土地、河流、地下水等。土壤母质类型的河流冲积物为主,土层深厚。土壤分潮土、风沙土两个土类,富含有机质、氮素、速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等。滹沱河、潴泷河两条河流流经县境,均属时令性行洪河道。滹沱河境内流程32.5公里,潴泷河境内流程18公里。地下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淡水面积为46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3.5%。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