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1224567231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

康熙元城县志 同治续修元城县志 PDF下载

发布时间:2019-07-06 点击数:1335
民国初元城县并入大名县后,作为大名府首县的元城县渐渐被我们淡忘,而《元城县志》却记载着元城县的过去,目前已知的《元城县志》有康熙和续修的同治《元城县志》。元城,春秋时名沙麓,战国时为魏公子主食邑,汉高帝时开始置县,名元城,属魏郡。晋属阳平郡,后魏、北齐入贵乡县,后晋复为元城属广晋府。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陷于金,元城仍为附郭,元朝时元城县并入大名县,不久复置元城县。明初因河决,随府迁今址。民国初元城县并入大名县至今。旧元城县与大名府城同廓,东抵山东莘县、冠县、西抵魏县、南抵大名、北抵广平、馆陶。

康熙元城县志

六卷首一卷,清陈伟等纂修。康熙十五年(1676年)刻本。陈伟,字宏子,号兰涯,福建闽县籍莆田人,元城县知县,本志纂修者。康熙《元城县志》记事止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这是元城县第一部县志。该志分6门55目,有图7幅,约6.2万余字。每目前均有序论,有的目后间有评论。该志沿革间有遗误,形胜故迹,均未详考,而山陵河道,尤为简略。人物等记载历代人物达700余人,对研究王莽等历史人物,提供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素材。艺文的诗文共计130余篇,占全志的一半强。记事文有王世贞的《建忠考祠碑记》等20余篇,诗歌绝大部分是描写和歌颂该县的名胜古迹的,有110余首,这些都是考察元城名胜古迹较重要的资料。元城原为天雄附郭,向无专志。本志首l卷为述撰志告示、凡例,首卷图有县境图、县城图,县署图和学宫图。正文6卷为:舆地志、建置志、田赋志、宦业志、人物志、艺文志。本志为地方首志,故其内容节取大名府志的有60%,征之民间者40%。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有康熙十五年(1676年)刻本、胶卷。在《中国地方志集成》中有《康熙元城县志》电子版。中国数字方志库有电子版。

同治续修元城县志

六卷首一卷,清吴大镛修,王仲甡纂。吴大镛,字小竹,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城县知县。王仲甡,字东麓,邑人,候选直隶州知州。同治《元城县志》是在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陈伟纂辑康熙《元城县志》的基础上续修增补的。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春,吴大镛任元城县知县,适逢大名府奏修畿辅通志饬各邑普修以备采择,吴大镛遂亲率廪生不遗余力共同采辑,又命王仲甡任总持编纂,自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夏季开始动笔至初冬书成,记事止于当年。正文分6门34目,约14万字。全志征引旧志原文者40%,节取府志者30%,博征群书及采辑民献者亦30%。

所载史实多沿旧志,该志载邑自古多战事,春秋时为齐、鲁、晋、卫之要冲,有王莽在邑即帝位建新朝之记载,人物门多载名宦士。年纪目记载颇为具体,上自春秋,下至明清,旱、涝、蝗,兵诸患条目尤详,艺文门占志篇幅较多。《形胜》对山陵、河道古今演变,记录较详,其中漳河一条有故渠及水患则自汉至同治年问考据亦详。全志6卷,首1卷。首卷有序、旧序(附征启告示)告示、凡例、街名、元城附郭图、元城县境图、县署图、学宫图,正文各卷依序为沿革、年纪、星野、形胜、故迹、疆域、风俗城池、署廨、学校、坊表、寺观、田赋、秩祀、兵防、方物、盐政、马政、名宦、职官、名臣、忠义、懿行、文苑、帝后、节孝、贞烈、选举、武科、武勋、赠封、恩荫、艺文等小目。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有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209号有《同治元城县志》电子版。中国数字方志库有电子版。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