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1224567231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

正德江宁县志 万历重修江宁县志 康熙江宁县志 乾隆江宁新志

发布时间:2019-05-15 点击数:2184
正德江宁县志

十卷(明)王诰修,刘雨纂明正德14年(1519)刻本;民国27年(1938)铅印本;民国37年(1948)《南京文献》铅印本;抄本。诰,字承恩,明霸州保定人,弘治17年(1504)举人,历盱眙、山阳(今淮安)知县,正德14年来知江宁县。雨,字润之,江宁(今南京)人。明正德贡生。此志成书于正德14年。凡10卷。其时正德皇帝南巡至应天府,索看县志,知县王诰奉命限期主修,遂委主诸名宿刘雨,雨即在正德初龚弘、许庭光《南京志》草稿的基础上,仅用45天编成。书中设目:卷1沿革表、官守表、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卷2山阜、川泽、风俗;卷3户口、苗亩、赋税、物产;卷4公署、学校、仓场、邮传;卷5坊乡、市镇、街衢、桥梁;卷6坛庙、寺观、楼阁;卷7第宅、冢墓、古迹;卷8宦绩、流寓、科贡;卷9人物;卷10列女、方伎、仙释。卷首冠县境等图。此志为江宁县志之祖,书中资料弥足珍贵。如《户口》篇云:“按洪武二十四年图籍,江宁县户二万二千有奇,口二十二万有奇。成化、弘治以来图籍,户五千一百一十二,口一万一千二百一十三,视洪武多寡悬甚。”又坛庙、寺观、楼阁、亭台、笫宅园林,所记也建于洪武时者居多,永乐后则荒落毁灭,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明代社会永乐以后江河日下的颓势。是书编成后,继任县令又于翌年延管景、李侨、郑濂、徐九畴等博采群书,并广延故老增修之,凡封内山川、古迹、风土、人物言之綦详,取舍亦颇谨严。但因初创,且原书成稿太速,故立目较无伦理。如《沿革表》、《建置沿革》可并,《宦绩》、《流寓》、《列女》,《方伎》、《仙释》可归《人物》,书中记事也有未善之处。

万历重修江宁县志

十卷(明)周诗、石允珍修,李登等纂明万历26年(1598)刻本;抄本。诗,宇与言,明昆山人。贡士。为人倜傥,精医理。万历18年来任江宁知县,有政声。著有《内经解》、《虚岩山人集》等。允珍,明同州(今陕西大荔一带)人,曾任江宁知县。登,生平已见《万历上元志》。万历23年,其时去《正德刘志》已70余年,周诗以“邑志不续,深阙之”,遂聘李登重修县志,李登又荐盛敏耕、顾起元协纂,3易寒暑,于万历26年杀青。凡10卷。首县境图、县治图;卷1沿革表,地理志:沿革、疆域、风俗、山川;卷2建置志:公廨、学校、书院、仓场、驿铺、镇市、衢道、津梁;卷3版籍志:坊厢、乡图,户口志:田赋、税粮、里甲、均徭、驿传、坊厢赋役、坊厢应付、杂赋、清军(杂记附);卷4祠宇志:祠庙、寺观、第宅、冢墓;卷5古迹志:官署、城垒、坛壝、楼馆、苑囿、杂遗、碑颂;卷6官守表、官绩传;卷7科贡表(附荐举、恩荫、封爵);卷8~10人物传:本籍、寄籍、孝子烈女、方伎。前有徐大任《序》、目录、凡例,未有李登后《序》、《跋》。各分志前均有小序。江宁、上元,长期并峙,府治、南都,久驻于斯,事多互错,极难处置,而此志采摭谨严,体例颇精。其篇中山川、楼阁、宅墓,不在境内者不收。又编者不列《艺文志》,盖因“江宁形胜故甲天下,词人,墨卿所咏不可缕辑,今唯录其关邑治者于各类下,以便考镜;其金石大篇唯系政治之大者,随事分注,余止名于碑碣中。”(《凡例》)《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曾称它为“体严而事广,文简而义赅”的“良志”,评价颇高。

康熙江宁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佟世燕修,戴本孝纂清康熙22年(1683)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未著录首一卷。世燕,清之初正蓝旗人,由官监生于康熙21年来任江宁知县。本孝,字务旃,清溧阳人。康熙20年,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后,“乃令各省纂修通志,以彰大一统之盛,遂部檄都抚下郡县,树规划鹄,期程至严”。世燕乃捐俸聘本孝总其事,本孝遂广征博览,历3月而成书。参与其事者,尚有邑人倪旭、刘觉岸、张瑶星、倪闇公等人。凡14卷首1卷,36万余字。卷首叙(邓旭《序》、于成龙《叙》、朱雯《序》、倪灿《新志序》、旧《序》)、凡例、图;卷1疆域志:沿革、分野、治基、治界、风俗;卷2山川志:山、冈、台、陇、江、河、溪、渎、矶、洲、汀、涧、港、夹、浦、湖;卷3~5建置志:学校、社学(学田租附)、书院,公廨、古官署、仓、铺馆、院、义阡、镇、市行、街、坊、巷、里、村、坞、湾、路、井、津、渡、航、桥、塘、楼阁、亭、苑、城、垒、栅、门、坛、宅、园、祠、庙、陵墓、梵刹、琳宫;卷6~7赋役志:坊厢、乡图、场、户口、田亩大总、并卫总项、杂项、赋役旧则;卷8官守志:官守表、官守列传、宦游列传;卷9~11人物志:科贡表、宦籍表、封爵表、武科表、人物列传、释道、方技,列女;卷12杂志:灾祥、物产、方音、古迹俪名、金石考、遗集考、书画品,卷13~14艺文志:诗、诗馀、赋、记、奏疏、序、文、杂著。末有佟世燕《江宁县志书后》。记事起自春秋,迄于清康熙22年,而详于明代及清初。其《艺文志》为旧志所无。书中征引资料,有杜祐《通典》、颜之推《颜氏家训》和《祥符图经》、《客座赘语》、《建业风俗记》、《元集庆路续志》及杨万里、游九言、焦竑、顾华玉等有关诗文,其中有些今已不存。此志编纂态度较为科学严谨。修志成例,山川、城邑、官署莫不有图,此以江宁附在府郭,诸图已悉载府志,故略而不收。江宁与上元,人物籍属自来难于分悉,旧志志,表所记,或彼此互异,或父子各殊,此以“未能悉辨”,故“仅依前志”,这对于无把握而强为之说,庶可免于以讹传讹。 

乾隆江宁新志

二十六卷(清)袁枚纂修清乾隆13年(1748)刻本;抄本。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清浙江钱塘县(今杭州市)人。乾隆3年举人,次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溧水、江浦、沭阳等地知县。辞官后侨居南京,筑园于小仓山,号随园。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乾隆10年,枚来知江宁县。越4年,“政清人和”。其时,距《康熙戴志》又60余年,枚乃请于江宁府,创修此志。全书凡26卷。卷1图:上江分界全图、上江两县学宫图、县治图、石头古渡、牛首凌云、白鹭遗踪、凤凰遗迹、莫愁烟云、乌衣旧巷、雨花香积、长干故里、秦淮游舫、杏村春色、龙江浴日、宝塔夜光;卷2沿革表;卷3秩官表;卷4选举表;卷5疆域志:星野、地界、形胜、守御、风俗;卷6建置志(义冢附);卷7山川志;卷8民赋志:田赋、芦课、盐法、杂税(军政、物产附);卷9学校志;卷10祠祀志;卷11古迹志(宅墓、寺观附);卷12~13艺文志;卷14秩官传;卷15勋旧传;卷16儒林传;卷17孝义传;卷18忠节传;卷19文苑传;卷20治行传;卷21高士传;卷22寓公传;卷23艺术传;卷24释道传;卷25列女传;卷26拾遗。前有江宁知府蔡长坛《序》及《旧序》、目录。记事《沿革》、《人物》等溯自事物的起始发端,《民赋》等始于康熙22年(1683),下限止于乾隆13年。每门后多加“按”以考订,“按”后又常有“论”以议论。如《山川志·论曰》:“东南山奥区,山水之都会,形家所指为龙蟠虎踞者是与。或左或右,忽前忽后,若断若续,或整或参差,此天地之精魄,凝结一气,以布濩骨脉相属而窾竅皆通者也。”语言优美,画面生动,类于抒情诗。康熙,乾隆中,玄烨,弘历屡屡南巡,有关志书往往特于卷首设立《宸翰》,专门收录他们的题咏旨谕,玄烨、弘历虽然数次驻跸南京,题咏谕旨也很多,但此编独不随波逐流,非但不设《宸翰》、《恩纪》之类,而且于卷中也不专记此事。唐宋以后谈江南者,动辄称财赋之邦、繁华之地,但向来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各志绝少反映,而此书却有较多记述。其《艺文》所收卫贞元《敬陈江属疾苦疏》说:“士无恒产,多鹑结以兴嗟;农即力田,亦鸠形而浩叹;百工技艺,日应繁差不暇,不免号饥;坐贾行商,月值飞票班头,可怜尽折!他如兵马往来之供应,棍蠹捏诬之诈欺,斯土斯民,其疾苦讵堪屈指乎?”读来令人触目惊心。书中引文,往往注明出处。征引资料,颇为繁富。其《拾遗》所引正史、方志等80余种,有些今已不传。《艺文》所收袁枚《请修江宁县志启》并所附详文,今也不见于《小仓山房诗文集》。袁枚、蒋士铨,赵翼并称乾隆诗歌三大家,蒋和赵又公认袁枚为第一。袁枚所创性灵说独领风骚数十年,文章在当时影响也很大,同时文人胥绳武曾誉之为“传抄今已遍寰宇”,故是编简而要,以图、表、志、传史体出之,无一般文人修志冗杂之病。蔡《序》评论说:“观史者,后之人论其是非,观志者,后之人诮其得失,是为志难于为史也。”以为袁氏慎于初,严于后,始克厥功,难能可贵。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