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1224567231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

乾隆珙县志 同治珙县志 乾隆兴文县志 嘉庆兴文县志

发布时间:2019-03-25 点击数:2284
乾隆珙县志

清王聿修纂修。王聿修,河南禹州(今禹县)举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任珙县知县。康熙《叙州府志》中,于珙县事仅附有二十余页,所纪甚略。至乾隆二十七年(1688),广东举人曾受一(后调任四川江津县知县,尝主修《江津县志》二十一卷)来任知县时,重采“通志”、《华阳国志》,以及汉唐诸史,加以“悉心搜罗,参考互订”,从而纂成本邑志稿一帙,未付梓行,离任时随身带走了。殆及王聿修到任后,得悉此事,便致书曾受一,邮借其所纂未竟之志稿,命人抄录一份。然后据此而重加采辑、编订,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成书,越二年刊刻印行。此志分十四门六十六目,约14万字。以艺文,山川、军政、赋役等记载较详。艺文中又多收曾受一、王聿修的诗文,受一撰《入川草叙》、《符黑水辨》、《苗夷办》、《僰夷辨》、《猓猡辨》,聿修撰《珙邑水利论》、《珙邑安苗论》等文,对于研究川滇边地苗、僰、彝等少数民族史无疑是难得的珍贵资料。另外,山川中对境内之山、水、场、井、池、坪、坡等罗列极详,且多处记述古代僰人悬棺之山岩,亦有一定价值。今存乾隆二十八年(1773)刻本和1961传抄本。

同治珙县志

清姚廷章修,邓桂林纂。姚廷章,安徽监生,同治五年(1866),任珙县知县。邓桂林,珙县人。恩贡生,候选州判。姚廷章见邑志失修近百年,其间政事兵战之变化,人士赋役之发展多无所稽核。便决心续修之。政事平和之后,聘桂林等生员广事搜访,设局举事。依乾隆旧志例而分门增纂,同治八年(1869)成书刊行。至光绪七年(1881),知县冉瑞桐(贵州绥阳监生)邀训导郭肇林等人按省府通知再事续增,越二年重刊印。此志仍分十四门六十六目,约20万字。各门类名目下多刻有“因旧增订”四字,而内容之新纂者则注‘新增”二字。农桑门中新增了区田法、树桑法、养蚕法等条目和内容。人物门中续增咸丰、同治年间参与镇压农民起义、苗民叛乱而战死之国首、团丁以及死于战事之乡民共千余人之名册。其他如职官、选举等有所续增,但粗略。祀典,祭祀虽增之较多,达3万余字。今存同治八年(1869)刻本,光绪九年(1883)增刻本和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印本。

乾隆兴文县志

清佚名纂修。是志编于乾隆六十年(1795)。无序跋,无编纂人姓氏,书末单写“乾隆陆拾年柒月”一行。“科第”门记载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之举人。据嘉庆县志所载,当时任本县知县者为广东大浦县举人杨在韶(乾隆五十九年(1794)至嘉庆四年(1799)任)。此前,于乾隆十二年(1747)时,知县陈潘成(浙江乌程县(今吴兴县)进士)曾以康熙《叙州府志》中所载兴文县事过于简略,便搜集旧闻,重新辑成县志一帙,但未付梓,原本迄今不知下落,仅留下序文一篇。是否即为此乾隆六十年抄本之底本,因未得二书相较,尚不可断言。此志记事极简略,仅万余字,有如采访稿,未加厘订编次。主要是沿革、山川、职官、人物、学校、寺观等,仅是职官人物中记有明万历年间平定九丝都蛮(僰、彝、苗、瑶等少数民族)各部落叛乱事尚有一定史料价值。今存乾隆六十年(1795)抄本。

嘉庆兴文县志

清杨迦怿、余炳虎等纂修。杨迦怿,直隶新城人,拔贡,嘉庆四年(1799)任兴文县知县。十七年(1812)任蓬州(今蓬安县)知州,道光二年(1822)再升任茂州直隶州知州,主修有《茂州志》四卷。余炳虎,浙江遂安(今并入淳安)人,附监生,嘉庆十八年(1813)任兴文县知县。杨迦怿来莅是邦,遍寻旧乘而不可得,仅搜访得乾隆十二年陈潘郎修志的序文一篇,而不知乾隆六十年(1795)抄本事。他亲访遗老,搜旧闻,草创县志二册,未及修订付梓。至嘉庆十七年(1812)。湖北黄梅举人张淳来任知县,得旧稿阅之,嫌其略,复遐搜博采,重新编次,越明年工竣将欲付梓,瓜期已届,遂将未完之事交由炳虎踵事校订梓行。

此志分六门六十六目,约12万字,艺文门约占三分之一,其中各种碑记、传记又为艺文的三分之二,关于明万历年间四巡抚曾省吾率大兵征剿平定九丝都蛮叛乱之檄、颂、记等文章达七篇8000余字。另外,经制门之边防,人物门之武功,外纪门之古迹等均收载有平定九丝都蛮的史料,详略不等,以边防中记述为详。并附有曾省吾《议处都蛮疏略》一文,总计8000余字。这是本志最大特点,书首还附刻一幅建武图,建武即今安边镇,旧为九丝都蛮(又称泸蛮)聚居地,主要是僰人和苗人。明万历间剿平后置建武营都司,设通判所,派官兵驻防。这些记载,为后世留下了川滇边地少数民族(以僰人为主)发展,生活、战争等一份珍贵史料。艺文门中收有陈潘郎的《募修太平路引》和《折雇民扶申文》,尚有一定史料价值。另外便是山川津梁、古迹寺观等类目中之记载,如九丝城、平蛮碑、古僰人墓(悬棺)等史料为有价值。今存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和1958年传抄本。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