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1224567231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

嘉庆嘉定府志 万历嘉定州志 民国犍为县志

发布时间:2019-03-25 点击数:2461
嘉庆嘉定府志

清宋鸣琦修,陈一沺纂。宋鸣琦,江西奉新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嘉庆四年(1799)入蜀,次年任兴文知县,六年(1801)升任嘉定知府。陈一沺,四川金堂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后更名陈沺。陈鸣琦莅任后,未能得见万历州志,仅寻得康熙州志残本数十页。而嘉定州已于雍正十二年(1734)升置嘉定府,百余年间之政事沧桑,无所稽考。便特请陈一沺和奉新人宋宴春总其事而开局重修府志,数易寒暑而编纂成帙,于嘉庆八年(1803)刊行。后至嘉庆十七年(1812),宋鸣琦取原本批览并参校,为之增遗补缺,加入了“峨边厅志”(峨边厅设置于嘉庆十三年(1808))。

此志分九门四十一目附十三目,约40万字,各门类记事均详,书首附有四川省众多高级官员撰写的序文,计有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四川总督勒保(满州镶红旗人),提督四川全省学政、国史馆总纂官钱栻(浙江仁和县(今杭州市)进士),四川布政使杨揆(江苏金匾县(令无锡市)举人),四川等处提刑按察使刘清(贵州广顺县(今长顺县北)拔贡),四川分巡上南建昌兵备道方积(安徽定远县拔贡),分巡建昌兵备道郑成基(顺天大兴县监生)等。如此众多的大小官员为一府之志书撰写序跋,这是不多见的,即便是成都府的志书也不及于此。卷首附刻之舆图、山川、城池、公署、学校、各县以及本府历代沿革图等多达三十五幅,绘刻俱佳。其中又以乐山县境、府城、府署、文庙、大峨山、凌云山、九峰书院等图最为精细。正卷以艺文门收载最多,约12万字,自唐代以下,不乏名人著述,如李白、杜甫、岑参、韦皋、陈子昂、苏轼、范成大、陆游、安盘、杨慎、袁宏道、吴伟业、王士祯、李调元等。其中又以吟颂、记叙峨眉山、凌云山、岷江、青衣江等名山胜水之诗文为多,最多是有关峨眉山之诗文,不下百篇,以诗为多,赋和记篇目虽不及而字数超过之,宋范成大《峨眉山行记》,明袁子让《游大峨山记》,清胡世安《登峨眉山道里记》等文均各在四、五千字以上。史料价值即以艺文门为最高。其他门类则以职官、选举、人物、山川、古迹、学校等记述为详,亦有价值。典籍门中收录了一部分已经失传之历代州人著作目录,有一定参考价值,可资了解本地区之文化史。今存嘉庆八年(1803)刻本和嘉庆十七年(1812)增补重印本。

万历嘉定州志

明李采修,范醇敬纂。李采,陕西咸宁(今西安)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同年任嘉定州知州。范醇敬,嘉定州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南京礼部右侍郎。嘉定州治为今乐山市,领六县:犍为、夹江、峨眉、威远、荣县、洪雅。嘉庆《乐山县志·凡例》曰:“考前代嘉州志自宋吕昌明始。明魏瀚、陈嘉言、袁子让、李采继之,其书久散佚。”据卷一《编年纪事表》记载:“嘉州,宪宗时有知州名魏瀚;世宗时有知州名陈嘉言;神宗时有知州名袁子让;熹宗时有知州名李采。”盖万历年间,李采于任所遍寻旧乘而无所得,询之故老,知嘉靖年间有修志之举,但未传下专书,剩有残编断简。李采感志之不修,后何所质?便特请范醇敬与州进士王毓宗出来总其事,开局编纂。未几王毓宗赴京(官翰林院检讨),编纂事宜由范醇敬一人承之,将采访搜集得来的资料炉锤传记,印正心目,剔谬厘讹,删繁补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编纂成书。此志为迄今流传最早的嘉定志乘,原刻本今已无存,仅有抄本流传。

此志分十四门,约10万字,以山川、古迹、寺庙、职官、人物、艺文等记载较详。山川中所记凌云山、峨眉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等着墨较多,颇有价值。职官多记历代著名文人学士,有如唐代岑参、李德裕,宋代陆游、魏了翁等。人物除本州名士如唐之唐球,明之安盘、徐文华、程启充、彭汝庭等外,还收载历代流寓嘉州的名流显宦,如扬雄、郭璞、王勃、李白、范缜、苏轼、黄庭坚、范成大、杨慎等人,详述他们的事迹。艺文中则又较多地收载上述人士所著之诗文辞赋,其中以关于岷江、青衣江诸水和峨眉、凌云等名山胜迹诗文为多,有一定史料价值。万历三十九年(1611)的本子已无传,今存一部传抄本,藏国家图书馆。

民国犍为县志

陈谦、陈世虞等修,罗绶香、印焕门等纂。陈谦,重庆巴县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任犍为县县长。罗绶香,字印湖,犍为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印焕门,犍为人。在有清一代,犍为县志曾经五修,至民国六年(1917),罗绶香等县中士绅倡议重修县志,请于县知事陈谦,得其赞同,遂延聘县人吴廷俊(清末贡生)为总纂,但因修志款项未筹定,加之战乱、水灾等情未及推行。民国八年(1919)复开志局,吴廷俊以年老告归,改推罗绶香承乏其事,历时一年,又因罗病重未能成志,而罗一病不起,修志事宜复被延搁。民国十二年(1923)改推县人印焕门任总纂,中间时作时辍,至民国十五年脱稿,共计十四卷。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县长陈世虞延聘孙廷珍等五人为县志审查员,设立审查处,于是年底审定成书。又因经费关系,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始印成出版,此时,距其开局修志历时已达十余年。新志仿富顺县志体例而略有损益,共分为疆土志,建置志,居民志,典礼志,职官志,人物志,文事志,武备志,义举志,物产志,经济志,财政志,盐务志及杂志等十四卷。人物记载,断至辛亥。全志共计约40万字。

此志于经济一纲,搜述颇详,谓为一邑之民生所系,且为时势所趋,故立专篇以述。篇下立农业,商业,工业,矿业,渔业,货币,度量衡,运输机关,通信机关,金融及利率,劳动制度及财产统计等目,比较之旧志分目,已更切合于现代社会经济之演进。又盐务一篇,记载详明,以该县为川中产盐区域之一,特产所在也。该志在搜材述事上有可取处亦在此。但由于该志有些类目分的过于琐细,记事稍嫌繁冗,如典礼、列女等。各卷卷首又不标明卷帙,查阅多有不便,是其缺陷。今存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