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1224567231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

民国安县志 嘉庆安县志 咸丰重修梓潼县志 乾隆梓潼县志

发布时间:2019-03-16 点击数:1796
民国安县志

民国新修《安县志》六十卷,夏时行修,刘旦纂。夏时行,字正寅,民国十六年(1937)安县知事。刘旦,号公旭,安县人,清末廪生。夏氏见县志失修近七十年,其间,诸事莫可稽查,故决议续修,遂开志局于民国二十年(1931),次年,夏时行离任,继任县长黄恺公踵事监修,又历时一年余完工,未及付印,其稿本共计六十卷,藏于县政府。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方由县长成云章复聘县人陈绍钦等再纂辑《安县续志》六卷,而后与原稿一并付之石印,订成十二册刊行。民国二十七年(1938)又成安县续志六卷,订成一册。民国修志经过,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修志局局长兼总纂刘公旭序,谓“安县县志,明以前无所闻。清乾隆十二年,县令施公廷钧草创规模,资教谕戴公维植之力,至四十七年经继任张公仲芬分四门而始有成书。及嘉庆辛未岁,大府奉朝命修省通志,檄各州县修辑新志,以备采择。县令杨公英燦复加搜求,更变旧例,列为三十目,较前为备。咸丰辛酉遭蓝逆之乱,全川殉节死难之绅民,应补入省通志褒扬美德,藩宪又檄县续修县志。同治二年,县令余公天鹏,聘邑举人陈刘二先生以成其事,迄今逾七十年矣。山川道里,已非昔日之崎岖,官司职守,已非昔日之简略,风土人物,已非昔日之朴淳。加以国体变更,学校改组,偏僻之地,今开市场,通显之人,相继物故。全省通志续修,历数春秋,屡函催取新志,备采录焉。客岁县长夏公正寅,延任局务,即聘县中耆宿,共襄其事,阅六月而初稿就。今县长黄公恺公继续督修,又阅五月而全稿脱。”至于安县续志,则因前志编成待印,稽延数年,其间文献,苦无稽考,继任县长成云章,特聘县人陈绍钦编续志一册,五月而成,时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仲夏。

安县志共分六十卷,分别为方舆门十卷,建置门九卷,职官门四卷,食货门六卷,学校门二卷,人物门二十二卷,礼俗门四卷,艺文门三卷。安县续志因疆域川流形势等已备于前书,故仅列建置二卷,职官一卷,食货一卷,学校一卷,人物一卷,约45万字,细目罗列太过繁琐,多达数百,一区一乡,一里一甲地分述,有的类目下仅有数字。志中所载内容虽极丰富,但卷帙编排混乱,与目录所列多不相合。其有价值之史料,在山川水利、场镇沟坳、新设局所、民众事业、新办学校、各项税收等门类中。以及灌溉情况,堰塘之修筑及所灌溉范围记之亦详。清末至民国年间之兵防情况,各局所如公安、财务、教育、司法、经费等史料有较高的价值。另外是社会风俗、艺文等门类中所载史料亦较可贵。唯列女、礼俗等收载过于繁琐。今存民国二十七年(1938)石印本。另外,该志原稿残存近半数,今藏四川省图书馆。

嘉庆安县志

清杨英灿纂修。杨英灿,江苏金匮(今无锡)人,监生,嘉庆十三年(1808)任四川峨眉县峨边左营(今峨边县)守备,嘉庆十六年(1811)由四川峨边营守备提补安县知县。此志乃奉敕纂修。此为应省府檄征邑乘而据乾隆旧志续修者,于嘉庆十七年(1812)成书刊行。分三十二门附五门,约10万余字。除了续纂各门类事外,与乾隆旧志无大差异。在人物和艺文门中,分别增加了有关明末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由鄂入川攻城之战事及嘉庆初白莲教起义军在川东北各地与官军之争战事。另外,课税门中新增盐、茶之生产和税收,较有史料价值。今存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

咸丰重修梓潼县志

清张香海修,杨曦等纂。张香海,字牟子,山东蓬莱人,道光五年(1825)举人,咸丰三年(1853)任梓潼县知县,翌年调丰都,七年(1857)回本县任,十一年(1861)署安县时,遇李永和、蓝大顺所率农民义军攻破安县城被杀死。杨曦,四川崇庆人,附贡生,咸丰八年(1858)任梓潼县教谕。此志乃以乾隆旧志为底本,再摭拾省志及绵州志所载,加上县中生员采访搜集得来的新资料编纂而成,于咸丰八年(1858)刊印。此志比之乾隆旧志详细得多,分三十八门,约15万字。其中艺文门占半数余,补载了少量唐末诗文碑记,主要则是编录了清后期的诗文,包括张香海所著《梓潼何成泷父子捐施记》以及《八景诗》等。另以山川、津梁、乡里、保甲、田赋、水利,以及寺观古迹、职官人物等门类记载较为详尽,亦较有史料价值。山川、祠庙和艺文中仍收载了不少关于梓潼宫、梓潼帝君的传说。人物中则编录有2000多字关于嘉庆初期白莲教起义军在县境各地攻战之情况。唯祀典祠庙所载过于繁琐。今存咸丰八年(1858)刻本。

乾隆梓潼县志

清朱帘修,杜苃纂。朱帘,字起堂,云南石屏人,乾隆九年(1744)举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任梓潼县知县。杜苃,字南林,顺天大兴人,监生,朱帘之友。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袁还朴(湖广石首县举人)曾约集县中人士访传闻,寻残碑,而后参酌旧事,辑成志稿,未曾刊刻。继任知县左印俨(直隶官监)又踵事增定,仍未付梓。及至朱帘来任知县时,于县中得一抄本,然已残缺,仅剩二十余页。他便下决心重修县志,时逢他的好友杜茇游历巴蜀,遂请其采访搜罗,补辑而纂修之。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成书二卷,付梓印行。此志分八门,约5万字,记事仍较简略。寺观、古连、艺文等门类中多载有县境七曲山梓潼帝君(文昌帝君)、紫府飞霞洞的传说故实,以及古代在县境内设立县治之考证等,为有一定价值之史料。今存乾隆四十五年(1780)刻本。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