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1224567231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

道光荣县志(光绪重刻本) 嘉庆荣县志 乾隆荣县志

发布时间:2019-02-20 点击数:1699
【道光】《荣县志》(三十八卷?首一卷)(光绪重刻本)

清王培荀等纂修。王培荀,号雪峤,山东淄川县举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任荣县知县。

此志修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时因嘉庆旧志的书板已朽坏三十余片,欲重印而不全,王培荀便设局重修。本县进士廖朝翼(时主讲凤鸣书院)、举人张轩鹏(时主讲桂林书院)极力赞助,并参与采访纂辑,次年成书后遂付刊行。殆及光绪三年(1877),知县庄定域(江苏武进籍顺天大兴县监生,曾于光绪元年主修四川《彭水县志》)为之续增后再刊行。各门类多增至光绪三年(1877)时事,“职官”门增至光绪四年(1878)任知县的直隶交河县人王峨峰。

此志分十门四十八目附四目,约17万字。各门类在嘉庆旧志基础上作了不同程度的增补,以舆地门增补较多,总字数达5万余言,对境内山川道里、桥梁关津、祠寺古迹等收载颇详,亦较有价值。艺文门则增入不少前令许源,现令培荀等人的诗文,内容多系修缮庙宇、桥梁,以及有关本境山川风物之作。卷首之图绘亦增而广之,多达二十一幅,绘刻均细致。

今存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和光绪三年(1877)知县庄定域续增重刻本。

【嘉庆】《荣县志》(十卷)

清许源修,唐张友纂。许源,字汇泉,湖南湘潭举人,嘉庆七年(1802)任荣县知县。唐张友,后更名初,四川绵竹人,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

此志乃奉敕纂修。许源莅任斯土,取旧志阅之,感其略,且又相去数十年,其间地理之迁仍,建设之废立,官师人物之兴谢,户口赋役之增损,已非一致。倘不及时修之,何以参稽故实?此时正值省府檄征邑乘,以备纂修《大清一统志》之需,乃聘唐张友和许原的同乡生员李湖城总事编纂,据乾隆旧志采遗文、访故老而汇集成书,于嘉庆十七年(1812)成书刊行。

此志分十门五十八目附九目,约15万字。艺文门所占比重较大,为全书三分之一强。收载诗文自汉唐迄清代中叶,尤以唐宋时期著名人物如苏轼、黄庭坚、张商英、陆游、李焘及明熊过等人的诗文收载颇多。其他各门类中对于乾隆旧志失载者作了增补。方舆门中对县境之古迹名胜记载极详,亦较有史料价值,如大佛山、万景楼、荣梨山龙洞等。

今仅存嘉庆十七年(1812)原刻本一部,四川省图书馆收藏。

【乾隆】《荣县志》(四卷)

清黄大本纂修。黄大本,浙江嘉兴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乾隆十六年(1751)任荣县知县。

荣州自古为繁华之区,明代万历、天启及清代康熙年间数度纂修邑乘,今可知者,自明万历初期便见志书流传。清康熙二年(1663),本县举人刘世璋(康熙二年(1663)中举)出游时,便于乡间得到明万历旧志的抄本四卷,但书已残缺不全了。据他说,明崇祯九年(1636)时,本县天启五年(1625)的进士简勷曾经增修刊刻,而经明季兵燹之后,刻本已荡然无存。待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直隶高阳县进士韩荩光来任荣县知县,访得刘世璋家中藏有旧志,遂前往借观,阅毕,觉得旧县志虽残,然“严而有体”,于是乎自己欲为校刊。时逢因修明史而征各地呈送志书,韩荩光便邀请刘世璋为之删仃增削,书成未及付梓,韩氏便升迁离去。湖广大冶县进士朱大任继任知县,再请刘世璋重加稽订,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纂成县志四卷,此志是否刊刻,今情况不明。殆及黄大本来任知县后,从县人吴允观家中寻得一部康熙旧本,便以此为据,重加纂辑。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告竣付梓。七年之后,黄大本再行增修刊刻,并撰了一篇“后序”附于书中。后序称:“乾隆二十一年辑成县志,登诸梨枣。今因公被议,于守候部复期间,闲了无事,爰自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四月止,凡官师之更替,选举之递增,人物节孝之论定等,均挨次改正或列人补遗。”后来增补的内容在卷四末增入订讹补遗,共二十一页。

此志分十二门,约10万余字,所记多为理学经济,忠孝节烈、田里树畜、职官人物之类。其中对县境自流井等盐场的开采历史及盐业情况之史料较有价值。

今存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二十八年(1763)补刻本。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