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您可以在网站右上角“县志搜索”框里输入县志名称搜索,如果没有您所需的县志或地方志,那就是管理员正在忙碌的录入县志,请您联系微信/QQ:1224567231 帮您查找,谢谢!

县志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县志资讯>县志新闻>河南地方志论丛:洛阳地区方志浅说

河南地方志论丛:洛阳地区方志浅说

发布时间:2019-02-13 点击数:4430
洛阳地区方志浅说

一、九朝古都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的南岸。四周群山起伏,绕成一个盆地。伊、洛、涧四水,环绕其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光秀丽,十分诱人。

洛阳地处神州腹心,地势极为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西背秦岭,东望嵩岳,南有伊阙耸立,北有邙山屏障。与其毗邻的虎牢、函谷二关,是东西交通咽喉。北有通过黄河的孟津渡口,南有通达襄樊的轩辕险关,是古代水陆交通枢纽,是东西南北交通要冲。所以,洛阳素有“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之称。

由于“洛阳形势甲天下”。在历史上很惹帝王家的注目: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杨隋、武周、后梁、后唐九朝在此建都;有新莽、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朝以此作陪都。为此,洛阳在古代,曾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解放后,洛阳回到人民手中,在各方面发展更快,现已是拥有九十五万人口的新兴工业基地。

二、历史沿革

洛阳在《禹贡》为豫州之地,商称周南,周称郏鄏,又称洛邑。由于它位于洛水之阳,战国时期故称洛阳,汉时又改洛阳为雒阳,三国魏文帝,复改雒阳为洛阳。几千年来,当政者除在此定都外,还建州、设府、置郡、立县、为州、唐府、郡、县的驻地:虞夏商设豫州;秦置三川郡,立河南县;汉置河南郡(或河南尹),立河南县和雒阳县;三国魏设司州,置河南郡,立洛阳县;西晋设司州,置河南尹,立河南县和洛阳县;后魏因西晋制;北周设洛州,立河南县;隋设河南郡,置尹,立河南县和洛阳县;唐设河南府,置尹,立河南县和洛阳县;五代设洛州,置河南府,立河南县和洛阳县;宋设河南府,立河南县和洛阳县;金设金昌府,立洛阳县;元设河南路,立洛阳县;明清复改为府。在清乾隆时,河南府共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宜阳、登封、永宁、新安、渑池、嵩县十县。灵宝、阌乡、卢氏归陕州管辖。民国时改府为行政专员公署;解放后因之。据一九八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载:洛阳市属河南省直辖;洛阳地区驻洛阳市,下辖三门峡市和十四县:孟津县、临汝县、汝阳县、嵩县、栾川县、灵宝县、渑池县、偃师县、伊川县、宜阳县、洛宁县、陕县、卢氏县、新安县。洛阳市由省直辖。

三、志书源流

由于洛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历代有不少学者,为之撰文编志。早在汉代,大史学家班固,天文学家张衡,就写赋专颂洛阳;少后晋代陆机、华延隽也撰文专记洛阳;唐代记述洛阳的文章和诗歌就更多了,但知名的要数韦述的文章。到宋代,就有人为洛阳写志了,如宋敏求的《河南志》,但散伕,今天我们见到的河南府志和洛阳志,除元人在宋敏求志基础上增修的《河南志》较早外,其他少部为明人纂修,大部为清人纂修。清顺治十六年,知府朱明魁修的《河南府志》,举纲列目,比宋至明人修的要详。到了康熙二十四年,知府孙居湜对朱明魁撰的志,又进行重修。雍正五年,知府张汉又加以编辑,乾隆四十四年,知府施诚,在张汉编辑的基础上,创修《河南府志》一百二十卷,条列详目,开编粲然,是河南府有志以来的佼佼者。但到了同治六年,知府陈肇镛对施诚修的志进行修订增刊,却增益不大。从此以后,一百多年来,河南府志便断修了。至于洛阳县志的编纂,始于明嘉靖年间,由洛阳令路敬夫,根据一统志主笔草创,后来,又不断斧正润色,才付梓问世。然因年深日久,战乱不已,早荡然无存。到清顺治年间,知县武攀龙隅得残本,如获珍宝,并刻版刊印,才得以流传。十年之后,知县钱肇修又继辑三修,但均简略,不够详备。乾隆十年,知县龙崧林,在钱志的基础上,又重新编纂,后任知县魏襄,又校订补充,比旧志多三倍,备述详尽,甚为可观。但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战火连绵,时局不稳,当政者无暇顾及修志,致使中断无闻。民国以后,才又有苏从武修的《洛阳县志略》,雷福详修的《洛阳县志》和李建人修的《洛阳古今谈》流行。但错讹百出,体例陈腐,纲目芜杂,多不堪入目。至于其他各县县志的纂修,大体与此相仿,不一一赘述。

四、现存方志简目

现存洛阳地区的志书共七十七种。

1、河南府志六种:

〔弘治〕河南郡志四十二卷  陈宣修乔缙纂  弘治年间刻本。

〔顺治〕河南府志二十七卷  朱明魁修  何伯如纂顺治十八年刻本。

〔康熙〕河南府志二十八卷  孙居湜修纂董正纂  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雍正〕河南府续志四卷  张汉纂修  雍正六年刻本。

〔乾隆〕河南府志一百一十六卷首四卷,施诚修  童钰裴希纯纂

〔同治〕河南府志一百二十卷    同治六年补刻乾隆本。

2、洛阳市志八种:

元河南志四卷(元)×××修(清)徐松辑 本书由徐松自《永乐大典》中辑出,有抄本及《录岩山馆》本、《藕香零拾》本等刻本传世。

〔顺治〕洛阳县志十二卷首一卷 武攀龙修 吴源起纂顺治十五年刻本。本志又有康熙十年重刻本。

〔康熙〕洛阳县志十二卷 钱肇修修 丘起凤纂 康熙四十年刻本。

〔乾隆〕重修洛阳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 龚崧林修汪坚纂乾隆十年刻本。本志又有民国十三年于廷鉴石印本。

〔嘉庆〕洛阳县志六十卷 魏裴修 陆继辂纂 嘉庆十八年刻本。本志又有民国五年石印本。

〔民国〕洛阳县志略十八卷 苏从武纂修 民国九年石印本。

〔民国〕洛阳古今谈一卷 李建人修 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民国〕洛阳县志五十八卷 雷福祥修 孙诒鼎纂民国三十五年手稿本。

3、偃师县志七种:

〔弘治〕偃师县志四卷 魏津纂修 弘治十七年修,现仅有一部蓝丝栏明抄本藏于天一阁,一九六二年年由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出版。

〔顺治〕偃师县志四卷 艾元复修 蔺楠然纂顺治十六年刻本。本志又有康熙九年增补本。

〔康熙〕偃师县志四卷 王泽长修 姬之簋纂康熙三十七年刻本。

〔乾隆〕偃师县志十四卷 朱续志修 吕鼎祚、乔复信纂 乾隆十一年刻本。

〔乾隆〕偃师县志三十卷首一卷 汤毓倬修 孙星衍纂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民国〕续偃师县志××卷 丹卿修  民国二十五年手稿本。现仅存教育志。

〔民国〕偃师县风土志略不分卷 乔荣筠纂 民国二十三年偃师树德图书馆石印本。本志又有民国二十八年增补重印本。

4、宜阳县志五种:

〔康熙〕宜阳县志四卷 申明伦纂修 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乾隆〕宜阳县志四卷王道成、周洵修 汪坚纂乾隆十三年刻本。

〔同治〕宜阳县志六卷 恒伦修 宋继郊纂 同治八年刻本。

〔光绪〕宜阳县志十六卷 谢应起修 刘占卿、龚文明纂 光绪七年刻本。

〔民国〕宜阳县志十卷 张浩源、林裕寿修王凤翔纂  民国七年河南商务印刷所铅印本。

另外:据上海图书馆致河南省图书馆的通知函云,上海尚藏有道光年间的《宜阳县志》。

5、新安县志四种:

〔康熙〕新安县志十七卷 韩佑唐修 李瓒纂 康熙三十三年刻本。

〔乾隆〕新安县志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丘峨修 吕宣曾纂 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民国〕新安县志稿十五卷  张钫修杨堃纂 民国十五年修。未刻,有手稿本存世。

〔民国〕新安县志十五卷 李庚白修 李希白纂 民国二十四年修,二十八年石印本。

6、孟津县志二种:

〔康熙〕孟津县志四卷 孟常裕原修、徐元灿增修 杜宗度、张峻典纂 康熙四十八年增修顺治十六年刻本。本志又有光绪年间重印本。

〔嘉庆〕孟津县志十二卷首一卷  ■御彤修宋缙纂嘉庆二十年刻本。

7、汝州(今临汝县)志六种:

〔正德〕汝州志八卷 王雄修 承天贵纂 正德五年刻本。本志又有一九六三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

〔万历〕汝州志四卷 方应选修 张维新纂 万历二十四年刻本。

〔康熙〕汝州全志十二卷 金先声纂修 康熙二年刻本。

〔康熙〕汝州全志十二卷图考一卷王登魁修 李在兹纂 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乾隆〕汝州续志八卷 宋名立修、韩定仁、屈启贤纂  乾隆八年刻本。

〔道光〕汝州全志十卷首一卷 白明义修  赵林成纂  道光二十年刻本。

8、陕州(今陕县)志七种:

〔万历〕陕州志八卷王承蕙纂修 万历十年刻本。

〔顺治〕陕州志八卷吴世英修 王用肃纂  顺治十五年刻本。

〔乾隆〕重修直隶陕州志二十卷首一卷 龚松林纂修乾隆十二年刻本。本志又有乾隆二十一年修订刻本,同治六年刻本。

〔同治〕直隶陕州志二卷 周仁寿纂修 同治六年刻本。本志仅成人物、艺文二门。

〔光绪〕陕州直隶州志十五卷首一卷 赵希曾纂修  孙广聪续修 光绪十七年续纂,二十六年刻本。

〔光绪〕陕州直隶州续志十卷首一卷  黄璟修、庆增李本和纂 光绪十八年刻本。本志名为“续志”,实为补遗。

〔民国〕陕县志二十六卷 欧阳珍修  韩嘉会纂 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9、灵宝县志七种

〔嘉靖〕灵宝县志二卷苟汝安修万义纂嘉靖三十五年刻本。

〔顺治〕灵宝县志五卷 梁儒修 李林茂纂 顺治十四年刻本。本书又有顺治十七年增补本。

〔康熙〕灵宝县志四卷 霍璇远修 卯烆极纂 康熙三十年刻本。

〔乾隆〕重修灵宝县志六卷 周庆增修  敖起潜、许宰纂  乾隆十二年刻本。

〔乾隆〕灵宝县志括记不分卷 冯兹文纂 乾隆年间手稿本。

〔光绪〕重修灵宝县志八卷 周淦、方胙勋修 高锦荣、李镜江纂 光绪二年刻本。本志又有民国七年修补刻本,民国二十年重印民国七年补刻本。

〔民国〕灵宝县志十卷 张椿荣修 张象明纂 民国二十四年开封新豫印刷所铅印本。

10、阌乡(一九五四年撤消,并入灵宝)县志四种:

〔顺治〕阌乡县志六卷 张三省、杨遵修 杜允中纂  顺治十六年刻本。

〔乾隆〕 阌乡县志十二卷首一卷 梁溥修 刘垣纂乾隆十二年刻本。

〔光绪〕阌乡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刘思恕、汪鼎臣修 王维国、王守恭纂  光绪二十年刻本。

〔民国〕阌乡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 黄觉修 韩嘉会纂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11、卢氏县志三种:

〔康熙〕卢氏县志四卷 谢廷爵修 靳桂明纂 康熙三十三年刻本。

〔乾隆〕卢氏县志十六卷首一卷 李行修 侯眉复纂乾隆十二年刻本。

〔光绪〕重修卢氏县志十八卷首一卷 韩炬、郭光澍修  李旭春纂 光绪十八年刻本。

12、洛宁(清名永宁)县志六种:

〔顺治〕永宁县志八卷 陈万善修 张鼎延纂 顺治十年刻本。

〔康熙〕永宁县志七卷首一卷 佟赋伟纂修 康熙三十一年刻本。

〔乾隆〕永宁县志八卷首一卷 单履咸纂修 乾隆十二年刻本。

〔乾隆〕永宁县志八卷首一卷 张楷纂修 乾隆五十五年刻本。本志又有民国四年石印本。

〔道光〕永宁县志八卷孙承祖修 道光二年刻本。

〔民国〕洛宁县志八卷首一卷 贾毓鹗修 王凤翔纂民国六年铅印本。

13、渑池县志三种:

〔乾隆〕渑池县志二卷 梁易简修 刘元善纂 乾隆十一年刻本。

〔嘉庆〕渑池县志十六卷 甘扬声修 刘文运纂 嘉庆十五年刻本。

〔民国〕重修渑池县志二十卷首一卷 陆绍治修 李凤翔、上官骏谟纂 民国十七年石印本。

14、嵩县志五种:

〔康熙〕嵩县志四卷 杨厥美修屈翔纂 康熙二年刻本。

〔康熙县志十卷 卢志逊修 李滋纂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乾隆〕嵩县志三十卷首一卷 康基渊纂修 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光绪〕嵩县志三十卷首一卷 龚文明续修 陈焕如续纂 光绪三十二年续修乾隆刻本。按:本志所修各卷附于乾隆志各卷之后。

〔光绪〕嵩县乡土志 撰人不详 光绪三十二年刻本。

15、伊阳(今名汝阳)县志四种:

〔顺治〕伊阳县志二卷 孙光惖修 常秉彝、刘象明纂  顺治十六年刻本。

〔康熙〕伊阳县志三卷 谢梦弼修 杜李纂 康熙三十三年刻本。

〔乾隆〕伊阳县志四卷首一卷 李章堉修 张施仁、赵先第纂 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道光〕重修伊阳县志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张道超修马九功纂 道光十八年刻本。

此外,洛阳地区尚有三门峡市和伊川、栾川二县,均系解放后析置,故历史上无志。

五、现存府、县志简评

根据目前力所能蒐集到的史料看来,发现有关洛阳地区的府志和县志,现存七十七种,一千一百七十八卷。可谓卷帙浩繁。这些志书现存最早的为元人所撰,最晚的为民国(1936年)所编,前后经历大约五百多年。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前进,各种志书所收录的资料范围,也不断变化:由简到繁,项目越来越多,且增添了新的篇目,纳进了新的时代内容。由于编纂人的学识水平不一,观点有别,所撰志书的质量,也高低不等:有的粗劣简略;有的事无巨细,洋洋万言,包罗万象,俨然百科全书。在这些府志和县志中,一般说来,府志要比县志编纂得好,这主要是:府官权力大,钱粮充足,一方面有权选拔、集中当地地方上学识较深,见闻较广的人才参与其事,像乾隆年间编撰《河南府志》时,就招聘了四十多人,并把所辖各县县令,也邀请进来;另方面有钱聘请省外名流、学者,加强编纂力量,像府志编纂文一的童钰就是不惜重金邀聘来的浙江名士(时游幕河南)。而县里编纂县志,就不具备这样好的条件,尽管有的县志,参加编纂的人也不少,但因条件所限,远赶不上府志编纂得出色。

河南府有志,开始于唐代的韦述,他著有《两京记》。宋代宋敏求(字次道)在其影响下,撰写出《河南志》,司马光为之作序,文彦博为之刊刻,颇具名声,“一时天下操觚之士,翕然称之为良史”。清代施诚认为:该志“十倍于韦记,开卷粲然,如置诸掌,其真博物之书者。”到了元、明时期,府、县志修的虽多,但明末战乱不已,都多失传。清代中叶,修志之风,才又盛行起来;雍正曾通令各府、州、县,每六十年修一次志。所以,现存志书,清代修者居多,明代次之,元以前就罕见了。就笔者目及到的河南府志而论,明弘治年间刊印的《河南郡志》,算是最早的本子。从首卷目录来看,该志计四十二卷;陈宣修,乔缙纂,内容较简略。其后朱明修的《河南府志》孙居湜的《河南府志》、张汉的《河南府续志》、施诚的《河南府志》,依次都是在陈志的基础上撰修而成,或多或少,对前志都有所裨补。如张汉的《河南府续志》,虽仅四卷,但也有可取之处:主要是填补了孙居湜《河南府志》以后三十多年的空白。正如张汉自己所说:“旧遗者补,新出者续。”张汉的续志,较前也略有改革:在旧志中,经书裁裂章句人艺文,而张汉则取消章句,创立经目,冠在艺文之前,这在“旧志天下原无载,郡县志亦无有。”真乃别树一帜。列经目,要比只“裁裂章句”好得多:一方面当时五经为“天下人人共读之书”,给大家提供了方便;另方面可避免章句断章取义,歪曲本意。当然,张汉是站在封建阶级正统者的立场上改革的。但是他那“人物惧以妄者欺人,艺文惧以恶者前玷辈”的慎而又慎的负责态度,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然而,在河南郡志或河南府志中,要数乾隆年间施诚(字我真)的《河南府志》编撰得好。该志共一百二十卷,首卷一至四为圣制;一卷为舆图;二卷为沿革表;三卷为星土志;四卷为疆域志(附保里、形胜);五至六卷为建置志(包括城池、公署、驿站、戍堠、津梁);七至十卷为山川志;十七至二十三卷为职官志;二十四卷为田赋志(包括则壤、成赋、漕运、仓贮、杂税、盐引);二十五卷为户口志;二十六卷为礼俗志(附方言);二十七卷为物产志;二十八卷为祠祀志;二十九卷为学校志(附书院、学田);三十至三十五卷为选举志;三十六卷为帝纪(附后妃、藩封);三十七卷为圣迹志;三十八卷至五十四卷为人物志;五十五至七十六卷为古迹志;七十七至一百零五卷为艺文志;一百零六至一百一十一卷为金石志(包括石经、碑刻);一百一十二至一百一十五卷为经籍志;一百一十六卷为祥异志。

施诚不仅学问渊博,浩熟旧闻,长于编志(另编有《鄢陵县志》廿二卷),而且对方志学也有一定的研究。为什么在旧志基础上,继续撰新志?他说:“披览旧志,简而未备。求所谓俨然如置诸掌者,盖不可得”,至于怎样编志,他主张:第一要聘请博雅君子主笔;第二要邀本地熟悉民情的绅士参加。在编撰体例方面,尤其要持慎重态度:“惟奉温公(司马光)博物一言为圭臬,广览坟典,既按部以就班,更振纲而洁领,一事必寻其源,一人必考其实,无臆说,亦无滥辞。”由于施诚对修志有自己的见地,所以他的《河南府志》别具特色。

其一把所收录的内容,按其性质之不同分为二十二个纲目。每一个纲目设置的理由,用三言两语,概括得既准确,又生动,如“事以辞见,人以文传,鉴往昭来,全凭籍载,作艺文志第十九”;又如“稽古右文,代有盛举,况世际升平,坟典竞出,广意搜罗,统以四部,作经籍志第二十一”。真可谓言简意赅。

其二编校认真,纠正了旧志中的讹误,如“肖景,本梁书高祖从弟,为永宁政令,为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牓郡门曰:‘诸县有疑滞者,可就永宁令决。’是以永嘉之永宁伪;其人物中之温堂云与朱文公同榜,是以歙之新安伪以袁州之宜阳,作河南之宜阳……故悉去之。”同时,对山川不沿袭旧志传闻。因为传闻往往名称不一,“以至二、三见者,有两山而合为一山者;” “水之源流,随其盈缩而书之,不特与山经诸书不合”,当地人也茫然不知。为此,特委派专人作实地考察,“穷岩绝壑,无不亲至”。足见其编志用心良苦。

其三编纂经籍志的方法,虽因袭史家艺文志的编撰体例,列其书目、姓名,但嫌太简略,看后不明内容说的什么。于是,施诚一方面效仿马端临《通考》和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体例,“厘为四部,条分类析”,予以著录;一方面“又各述其大旨,以见书之梗概”。这种提要方式,为读书治学之士,指出了门径,提供了方便。是现在河南府志中的瑰宝,在河南府志编纂史上,是值得称道的。

至于说到各县县志,现存共计七十一种,最早的为元代人修的《河南志》和明弘治年间魏津修的《偃师县志》;最晚的是一九三九年李庚白修的《新安县志》和一九四六年雷福祥修的《洛阳县志》。在这些县志中,比较好的是汤毓倬修,孙星衍纂的《偃师县志》(乾隆五十四年刊行)。汤毓倬是偃师县令,很熟知治内各方面的情况,孙星衍(字渊如)是翰林院编修,一甲进士出身,“深谙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旁通诸子百家之义。一个了解民情,一个学问渊博,二者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便撰出不同凡响的志书。该志主要删除了旧志的庸鄙,斧正了旧志的伪谬,弥补了旧志的简脱。其余多数县志,撰的也只平平,这里因篇幅所限,便不一一评述。

最后,还有些文献也是不容忽视的,像历代各朝修的《河南通志》和《洛阳伽蓝记》、《洛阳龙门志》等专志以及民国初年李时灿编的《中州先哲传》、《中州艺文录》等中州文献,也是研究洛阳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有益史料,这在编修新志时,也是应该浏览到的。

 

中国县志大全

在线客服